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埃夫特股东减持背后:股价暴涨难掩基本面隐忧

  • 国际
  • 2025-02-11 14:28:19
  • 8

埃夫特股东减持背后:股价暴涨难掩基本面隐忧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2月10日晚,国产工业机器人头部企业埃夫特(SH688165,前收盘价34.38元,市值179.39亿元)发布公告,5%以上股东信惟基石及其一致行动人马鞍山基石、以及股东鼎晖源霖拟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2月10日,埃夫特股价一路飙升,从7.52元/股上涨至34.38元/股,区间涨幅高达359.63%。在股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重要股东的同步减持计划,引发市场对公司基本面及未来股价走势的关注。受相关消息影响,截至2月11日午盘,公司股价下跌8.99%。

  埃夫特的股价暴涨与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概念的热捧密不可分。在国产替代浪潮下,工业机器人行业被寄予厚望。然而,埃夫特的财务数据却与其股价走势形成鲜明对比。根据公司财报,2022年至2023年,公司虽然实现营收增长,但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为-1.73亿元和-4744.8万元。更令人担忧的是,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8.61%,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05亿元,预计全年净亏损将在1.1亿元至1.6亿元之间,亏损同比扩大131.83%至237.21%。

  在基本面持续承压的情况下,埃夫特的重要股东选择减持,难免让市场产生联想。尽管公司在公告中强调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但在股价暴涨后抛售股份的行为,仍可能被解读为股东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或市场前景的信心不足。事实上,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埃夫特面临价格战压力,市场份额和毛利率都可能进一步下滑。

  尽管持续亏损,埃夫特在技术研发方面仍坚持投入,显示出公司谋求长期发展的决心。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埃夫特的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7.86%,研发费用率提升2.13个百分点。公司致力于推动产品的系列化、智能化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试图通过技术优势应对市场竞争。然而,技术研发的成效往往需要时间验证,短期内未必能显著改善财务状况。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面对股价短期暴涨的情况下,更应关注公司基本面和实际盈利能力。重要股东减持背后可能反映出公司内部对未来的不确定预期,盲目追高股票价格,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埃夫特的案例再次提醒市场,股价的上涨并不总是企业基本面改善的直接反映,投资决策应建立在充分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和行业前景的基础之上。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