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京东外卖强势入局:零佣金策略能否重构外卖市场“双寡头”格局?

  • 创业
  • 2025-02-13 10:36:04
  • 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京东外卖强势入局:零佣金策略能否重构外卖市场“双寡头”格局?

  2月11日,京东正式宣布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计划,明确在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可享受全年免佣金政策,且仅限拥有实体门店的“品质堂食餐厅”。这一策略直接瞄准了外卖行业的核心痛点——高额平台抽成。当前,美团、饿了么等主流平台的佣金率普遍在6%-25%之间,部分餐饮商家甚至因成本压力选择退出平台。京东以“零佣金”作为突破口,意图快速吸引优质商家入驻,同时通过严格筛选“品质堂食餐厅”强化食品安全与服务质量,形成差异化竞争。

  京东的配送能力是其另一大优势。依托达达集团的即时配送网络(覆盖全国2600多个县区市,骑手超120万),京东外卖或可实现“最快9分钟送达”的承诺。尽管与美团700万骑手、饿了么400万骑手的规模尚有差距,但其“高单价+低强度”的配送模式已吸引部分骑手加入,进一步保障了末端履约效率。

  美团、饿了么的应对:守擂者的焦虑与调整

  京东的入局,让原本固化的外卖市场骤然升温。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美团和饿了么合计占据超90%的市场份额,其中美团以近65%的市占率稳居第一。然而,京东的零佣金策略直击商家痛点,已引发连锁反应。

  美团打出了高佣金争议下的防御姿态。近期,美团因“高佣金”屡遭商家诟病。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曾公开质疑:“餐饮行业不挣钱,但平台利润大得离谱。”尽管美团回应称实际佣金率仅为6%-8%,但市场对其收费模式的质疑并未消退。面对京东的挑战,美团近期加大技术投入并推出骑手关怀措施,试图巩固其配送与用户体验优势。

  对于饿了么而言,市场份额承压,转型迫在眉睫。饿了么近年来持续被美团压制,市场份额缩水至约35%。京东的入局可能进一步挤压其生存空间。有分析指出,饿了么或将收缩外卖业务,转向强化即时物流的第三方服务能力,以实现盈利转型。

  商家视角:成本下降与流量焦虑并存

  对餐饮商家而言,京东的免佣金政策无疑是重大利好。以一份100元的外卖订单为例,若佣金率为20%,商家需支付20元给平台;而京东的零佣金政策可直接转化为利润增量。此外,京东的“品质化”定位有助于连锁品牌提升形象,吸引中高端消费群体。

  然而,商家亦面临流量不足的隐忧。目前,京东外卖的商家以瑞幸、周黑鸭等连锁品牌为主,中小商家几乎未入场。杭州某茶饮品牌透露,其在京东平台的日均订单不足5单,用户评价活跃度低,远不及美团和饿了么。京东若想真正成为商家的“第三种选择”,需在用户引流和消费习惯培养上投入更多资源。

  行业格局展望:鲶鱼效应与长期博弈

  京东外卖的入局,短期内难以颠覆现有格局,但其引发的“鲶鱼效应”已显现。

  市场格局或从双寡头到三足鼎立?分析机构预测,2027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将达1.9万亿元,渗透率超30%。京东若能将电商用户转化为外卖用户,凭借其3.8亿活跃买家基础,有望在1-2年内抢占5%-10%的市场份额,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行业趋势将从佣金战转向生态竞争。零佣金虽是短期策略,但长期来看,外卖平台的竞争将转向生态整合能力。京东依托“秒送”频道,已打通外卖、生鲜、商超等多场景,形成“即时零售+餐饮外卖”的协同效应;美团则通过社区团购、到店酒旅等业务构建本地生活闭环。未来,谁能更高效整合供应链、物流与流量,谁便能占据主导。

  消费者与骑手:体验升级与权益保障

  对消费者而言,京东外卖的折扣活动和品质化供给提供了新选择。但当前其搜索便捷性、商家丰富度仍逊于美团,用户习惯迁移仍需时间。

  对骑手群体,京东的配送模式(如宽松的接单时间、更高的单笔收入)可能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因赶单引发的安全事故。达达骑手透露,京东订单的配送费普遍比美团高1-2元,且系统调度更为灵活。

  结语:外卖行业进入“搅局者”时代

  京东外卖的零佣金策略,不仅是对美团、饿了么的挑战,更是对整个行业商业逻辑的重塑。短期来看,商家成本降低、骑手待遇提升、用户选择增加等利好将推动市场良性竞争;长期则需观察京东能否突破用户心智壁垒,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2025年的外卖江湖,注定不会平静。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