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巨亏到盈利,老牌险企华安财险是重生还是昙花一现?

  • 生活
  • 2025-02-24 21:00:04
  • 3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行长助手

  在经历了2023年巨亏10.95亿元的低谷之后,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财险”)凭借承保端的优化与投资端的回暖,成功于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06亿元,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过去一年,华安财险动作频频,高层管理团队经历了深度调整,时隔12年,华安财险启动了增资扩股计划,董事会与监事会也进行了新一轮的选举,优化股权结构、提升偿付能力。

巨亏到盈利,老牌险企华安财险是重生还是昙花一现?

  然而,华安财险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的股权结构,尤其是“海航系”关联公司持股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或对其治理结构和资金流动性产生潜在影响。此外,2024年华安财险因多项违规行为被监管处罚,累计罚款超800万元,暴露出其在合规管理方面的短板。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安财险能否在新管理层的引领下彻底摆脱历史包袱,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罕见人事大换防

  2024年,华安财险的管理层经历了一系列密集的调整,此番管理层调整的主要目的被视为促进新老管理层之间的顺利交接与更迭。

  3月,原总裁童清因个人原因辞职,李云焕随后担任临时负责人,并于9月30日正式获批成为总经理,在此之前,他曾在人保财险和太保产险等公司担任管理职务,具有丰富的财险行业经验。此外,华安保险副总裁人数由5人减至1人,并且取消了常务副总裁的职位。具体来看,原常务副总裁张学清被调整为副总裁;原副总裁廖小卫和范丹涛被调整为总裁助理;原副总裁于凤仁被免职;原副总裁刘培桂因退休不再担任副总裁。

巨亏到盈利,老牌险企华安财险是重生还是昙花一现?

  2024年12月28日,华安财险召开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增资扩股方案》,并在董事会与监事会方面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根据华安财险召开第三次临时股东会信息显示,在董事会方面,此次选举产生了11名董事,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及6名独立董事。监事会方面,华安财险仅保留1名监事原成员,其余成员均为新任命。

  据了解,此次增资扩股不仅是华安财险对过去几年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的回应,更是为解决“海航系”关联公司持股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契机。

  2024扭亏为盈,风控问题亟待解决

  公开资料显示,华安财险成立于1996年10月18日,是中国第一家民营控股的保险公司,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21亿元人民币。作为一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华安财险业务范围主要经营各种财产险、责任险、信用保证险、农业险、意外伤害险、短期健康险和再保险业务。

  自成立以来,华安财险保险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至2022年,分别为145.78亿元、150.65亿元、158.16亿元和166.67亿元。然而,2023年成为华安财险经营的转折点,尽管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74.74亿元,同比增长4.84%,但净利润却出现巨亏,亏损额高达10.95亿元,这是华安财险自2018年来首次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亏损。

  进入2024年,华安保险通过一系列调整实现了经营上的初步改善。公司保险业务收入151.45亿元,虽同比下降13.33%,净利润成功扭亏为盈,达到1.06亿元。在偿付能力方面,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提升至95.41%和135.73%,但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综合成本率从2023年的106.45%降至101.29%,投资收益率从2023年的-2.57%回升至1.56%,综合投资收益率更是达到4.70%。

巨亏到盈利,老牌险企华安财险是重生还是昙花一现?

  尽管华安保险在2024年通过一系列调整实现了经营上的初步改善,但与此同时,华安财险在合规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据华安财险信息披露显示,北青金融不完全统计,2024年,华安财险累计罚款金额超800万元。这些违规行为包括数据不真实、未按规定使用备案的保险条款和费率、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虚列绩效工资套取费用、编制虚假财务资料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华安财险辽宁分公司营口中心支公司因未代扣代缴车船税被罚款287.6万元,成为年内最大的一笔罚款。

巨亏到盈利,老牌险企华安财险是重生还是昙花一现?

  在保险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监管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华安财险能否将2024年的盈利作为持续发展的基石,还需时间的检验,北青金融也将持续关注。

有话要说...